“中午特別熱,有了驛站就能休息一下補充體力。”昨天,南通順豐通州營業點快遞員瞿紀飛送完快遞后,在青年巷的新興家園享受了片刻清涼。
快遞物流、外賣配送、網約車、網絡直播等新業態就業群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“活躍細胞”,也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新領域。今年以來,通州區聚焦新業態就業群體特點和現實需求,突出政治凝“新”、服務暖“新”、治理用“新”,在為新業態就業群體提供服務的同時,突破現成經驗少的局限,實現新業態發展到哪里,黨的組織和工作就推進到哪里,努力開創基層黨建“新業態”。
政治凝“新”,建好指揮所
“看中商品的家人們,可以拍下1號鏈接。”6月27日,通州區川姜鎮微供市場內絨匯良品直播間,主播陳蕾正在介紹商品。通州擁有家紡網絡主播56人,年線上交易額突破30億元。這其中,南通家紡城微供市場是主陣地。
絨匯良品企業負責人趙朋是微供市場黨支部的一名黨員,他表示,電商直播雖然是一個新興行業,要長久健康發展,離不開黨組織的保駕護航,“我們微供市場黨支部雖然只有5名黨員,作用卻不小,這兩年競爭逐步良性化,行業也風清氣正。”
面對用工模式靈活、流動快、分布廣的新業態群體,通州每半年進行一次排摸,分類分級建立黨建信息庫。同時制定“兩新”組織行業黨建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,實施“新生代”黨員思想鍛造、“新領域”黨員行為引領、“新業態”黨員關愛保障工程,注重把素質好、能力強的一線員工吸收到黨組織中來。全區每年面向新業態就業群體,新發展黨員20名,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00名,舉辦“好好學習”云講堂專場直播,推動新業態就業群體黨員教育管理有形有效。
截至目前,通州擁有新業態就業群體黨員170余人,交通運輸、快遞物流、外賣配送、網約車4個行業黨委,“金游城”“南山湖”“川姜鎮微供市場黨支部”等多個新業態就業群體黨支部先后成立,引導群體自覺融入基層社會治理、行業規范整治,實現新業態、心相通。
服務暖“新”,當好后勤隊
瞿紀飛休息的驛站,是通州區針對新業態群體特別布局的,共有266個,位于黨群服務中心、商圈市場、高速卡口等處。在這里歇腳休息,還可以享受到免費飲水、即時充電、醫藥急救等服務。
通州通過制定新業態就業群體關愛賦能六項行動,實施“暖新家訪”“青年夜校”“愛心食堂”“心理賦能”等8個年度關愛賦能實事項目,包括將新業態就業群體納入人才公寓租售對象、對符合“求學圓夢”學歷提升條件的每人給予500元助學金等,把黨的關懷傳遞到新業態就業群體。同時分類成立黨建服務聯盟,建設“司機之家”“好通驛站”“先鋒騎手服務驛站”等服務平臺,為網約車司機、貨運車司機、外賣送餐員、快遞配送員等群體提供暖胃一餐食、補給一站點、守護一路行、培養一課堂、慰問一行動“五個一”關愛保障,讓他們生出“此心安處是吾鄉”的濃濃歸屬感。
今年疫情期間,通州區有1800余名貨車司機奔波在物流運輸一線,通州區交通運輸行業黨委組織開展“關愛家訪月”活動,幫助貨車司機解決親人就醫、貨車年審等實際困難98個。通州區還發布了《至廣大貨車司機朋友的一封公開信》,提供輕微違法首錯免罰等7項特色服務,黨費專項支持15萬元建設“好通驛站”,發放暖“新”包3000余份。驛站小管家周嘉寶每天來回好幾趟,為卡車司機送簡食及礦泉水,他說:“哪怕是一口熱乎的面,也是力所能及的幫助。”
治理用“新”,激勵生力軍
通州區在為新業態就業群體提供服務的同時,推動黨網融合,將快遞員、外賣配送員等新業態就業群體納入“紅網格支部”覆蓋范圍,組建“先鋒騎手”“愛心車隊”等志愿服務隊伍,充分發揮新業態就業群體在異常情況預警、社情民意傳遞等方面的作用。
“青年巷內有一些垃圾。”瞿紀飛從新興家園剛出來就發現沿路有不少垃圾,他拿出手機,點開“心新通”微信小程序“隨手拍”板塊,拍攝圖片定位上傳。瞿紀飛介紹,自己送快遞走的都是背街里巷,很容易發現城市基層治理死角,“我們拍照上傳后,12345會及時派單解決??粗鞘幸稽c點變美,我也很高興。”
通州創新新業態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新路徑,精心開發“心新通”黨建小程序,推動“以服務換服務、以服務促治理”的“雙向服務”機制落地。
“每一名外賣小哥都是我們的兼職網格員,是我們發現問題的好幫手。”金新街道果園社區黨總支書記邱圣泉說。在上個月舉行的社區黨員大會上,果園社區向6名外賣小哥頒發了“季度志愿服務之星”榮譽證書。
讓先鋒“微力量”融入治理“大循環”,一批外賣小哥正成為城市基層治理新生力量。截至目前,通州新業態黨員志愿服務隊伍已累計解決問題200余個,成為城市生活圈、服務圈、治理圈的生力軍。
本報記者 趙勇進 黃艷鳴
本報通訊員 馮靜